顯示具有 C.筆記習慣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C.筆記習慣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

養成SEO文案的撰寫習慣---內容政策



寫文案,不要為SEO而SEO,要養成文案寫作的好習慣

內容分級制
  • 小(250字)=塗鴉牆(或轉貼連結的導讀):一個心情告白(小道)。
  • 中(500字)=網誌(Notes):一則雜記,約在5個段落(行)左右。
  • 大(1000字)=Blog/Site:當成一篇作文,約在5個段落(行)左右。
  • 特刊=網站:類似【書】的概念,分單頁及多頁(有導覽)兩大類。
核心價值
  • 標題:簡短、吸睛,符合SEO原則(含關鍵字)。
  • 內文:關鍵字分佈與密度,拋議題產生互動(問句),能吸引討論 (參考 Mr.6 做法 )
版面風格
  1. 段落、縮排(項目)、粗體:5行左右要分段,多用項目標示(實例 )
  2. 要求:全型標點、引號、年代(貨幣)用數字、避免地方用語(注音)
  3. 圖(影)片要求:上下空一行,要縮排,大小(約300)橫豎要一致。
  4. 插圖方式:用網址方式抓取Picasa圖庫 (<img src=“http://…” />指令)
  5. 連結網址:善用Anchor Text,若有要用URL網址(由http://開始/),則單以行處理,同行前後要空白 (實例)
  6. 延伸閱讀 (On Page SEO):安裝 LinkWithin工具 (Blog類型要選Other)
AIDA文案標準


AIDA是一種廣告上使用的行銷技巧(話術)。這使得傳統靜態的版面編排設計,開始有了時間的概念,因為這四項是有次序的:
  • A - Attention (Awareness):吸引顧客的注意。
  •  I  - Interest:起心動念,引發顧客興趣,透過展示特點、優惠、贈送等打動購買欲望。
  • D - Desire:說服顧客,只要他購買這個產品,他的需求就會被滿足。
  • A - Action:引導顧客進行購買行動(填寫表單或按下購買按鈕)。
這是一種「預期使用者行為」,並引導其行動的方法。如果將這種使用者行為轉換成為「問題/目的導向行動」,則會像是以下:

1. Oh!? ----- A(Attention)
單純的在感官上吸引使用者注意。與路邊攤的大聲吆喝的道理相同。

2. What ---- I (Interest)
讓使用者明白這是什麼。給予使用者足夠資訊,讓使用者願意繼續將注意力放在此,以進行更多活動。如果使用者到訪之前,就會有基本知識基礎,如透過搜尋引擎來訪的使用者,則需要提供不同於其基本知識的其他資訊。

3. Why ----- D (Desire)
提供更多資訊,但這些資訊主要在協助使用者評估與權衡:是否需要繼續採取進一步的行動--如購買或下載。
  • Benefit/Need (最大化對使用者的好處、利益。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也是一種利益--即便其需求是被強化或塑造的。)
  • Cost (最小化獲得利益與滿足需求所需的成本。「Free、免費(金錢成本)」「三分鐘(時間成本)」等等都是一種傳達給使用者,採取行動所需的成本很小的策略。
4. How ----- A (Action)
如何採取行動。明確的行動指引是需要的。常見的策略,如:借助 Affordance 如,看到按鈕就讓人想按,等等。

這種原則之所以有用,是因為使用者視窗大小有限,無法一次看到全部的網頁內容;他通常只能先看到上半部,約550px-800px左右的高度(寬 1024px-1280px,非寬螢幕)。當他「願意進一步了解」時,才會往下拉動瀏覽器的捲軸,才會驅動其眼球找尋相關性的資訊。就是這樣些微的時間差,使得版面編排也能發揮說服的能力。

參考網站:AIDA 的頁面編排原則

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

用Blog建立個人雲端筆記本(知識庫)摘要



 --------- 前置作業 --------------
  • 屬性確認:建立自己專用的雲端筆記本(知識庫)
  • 用途確認:網路行銷及賺錢
  • 帳戶確認:個人行銷帳戶(要用Gmail)
  • 資訊主頁:閱讀清單--->增加常看的行銷Blog(貼自彩雲教室社團的圖書館閱覽中心的清單)
---------設定----調整基本項目--------------
1.基本:
  • 1-1.標題、說明(個人筆記本用途簡介)
  • 1-2.選取文章編輯器:新版文章編輯器
2.發佈:
  • 2-1.Blog*Spot地址:http://xxx.blogspot.com ---->子域名xxx=符合個人品牌的命名原則 (名稱要先想好)
  • 2-2.自訂網域:將您已註冊的網域名稱指向自己的網誌(視自己狀況及需求做)   
3.格式:
  • 3-1.日期標題格式:2010/11/11    (年/月/日) 
  • 3-2.把索引日期格式存檔:2010/11 (年/月) 
  • 3-3.時間戳記格式:18:57 (24時制) 
  • 3-4.時區:(GMT+08:00)台北 (台灣國際標準時間)   
  • 3-5.文章範本:可以自己製定特殊格式套用
4.留言:個人筆記本不用設

5.存檔:
  • 5-1.存檔頻率:每週(視自己發文頻率) 
  • 5-2.啟用文章網頁?:必須啟用 [張貼網頁],才能使用內嵌的意見表格
6.網站提供:進階功能
7.電子郵件及手機號碼:進階功能

8.授權模式:設定--->權限--->《網誌作者》或《網誌讀者》
  • 8-1.網誌作者(協同編輯):您的網誌最多可以擁有 100 位作者(會在對方資訊主頁顯示)。 
  • 8-2.網誌讀者(分享指定者):您的網誌最多可以擁有 100 位讀者(在資訊主頁無法顯示)。對象:任何人/僅限這些讀者/僅網誌作者(個人筆記本)
  • 8-3.對方資訊主頁的顯示:《網誌作者》會顯示,《網誌讀者》不會顯示。

---------設計---版面修改---------------
步驟:設計 ---> 範本設計工具

1.範本--->簡單 (自己工作常看的畫面要簡單柔和不傷眼)
2.版面配置:
  • 2-1.主體版面配置---->一大一小(上下再分兩種)--->右邊算起來第2個 
  • 2-2.調整寬度-------->整篇網誌=1000,側欄=280(左或右)--->文章寬度=720
設完--->套用至網誌--->返回Blogger

---------設計---小工具修改或移除---------
1.修改項目:
  • 1-1.網誌存檔 --->選「下拉式選單」不佔版面
2.移除項目(不需要的項目):
  • 2-1.追蹤者       (自己在用為何還要追蹤者) 
  • 2-2.關於我自己 (自己在用為何還要介紹自己)
3.增加項目:新增小工具
  • 3-1.網頁 --->配合新文章---> 增加網頁  
  • 3-2.搜尋框(移到最上面) ---> 改名=站內文章搜尋,只選=此網誌 (從這裡連結及網頁不用選擇)  
  • 3-3.標籤 ---> 改名=文章分類(標籤) ------> 跟【網誌存檔(1-1)】 左右併排。
  • 3-4.將【網誌存檔】(1-1)移到小框架內 --->跟【文章分類(標籤)】左右併排。 
  • 3-5.文字 ---> 改名=閱讀中心(外站連結)。 
  • 3-6.日曆 ---> 視狀況自行練習(添加HTML/Javascript小工具將日曆內嵌碼貼進)

-------- 網頁標籤---增加或修改 --------
概念:
  • 首頁:系統自動建立的,就是原先Blog的文章本體結構。
  • 網頁:額外可增加10個頁面(獨立網頁)。
步驟:文章 ---> 編輯網頁
        版面位置請到【設計】單元新增「網頁」(3-1)之後再調整(左右)。
注意:網頁標題--->先用英文取名,存檔後再改中文名字。
項目:品牌與帳戶名稱、情報力、社交力、知識力、行銷力、賺錢力

品牌與帳戶名稱:
  • 名稱整理:整理自己個人品牌及團隊品牌(含公仔或Logo小圖示)
  • 簡介整理:整理自己個人簡介及團隊說明(含廣告詞Slogan或口號等)
  • 帳號整理:整理自己個人帳號及團隊帳號(含行銷帳戶及測試帳戶等)

-------- PO文章--增加或修改文章 --------
概念:寫文章必須要養成SEO文章的要求規範
        (含關鍵字的標題、摘要、內文關鍵字分怖及密度、延伸閱讀)。
步驟:文章 ---> 新文章(修改文章)。
注意:
  • 標題:習慣用關鍵字下標題
  • 標籤:分類標籤,依「情報力、社交力、知識力、行銷力、賺錢力」原則分類
  • 發佈或儲存:可以儲存多篇文章以應急(璧免工作太忙無法固定發文)
  • 張貼選項:編輯HTML換行符號、撰寫設定(特殊設定)
------- 養成數位化筆記作業的習慣(筆記成敗的重要關鍵)----------
  1. 現場實體筆記本:回家要【立即】輸入到雲端筆記本分類整理。
  2. 紙本資料:掃瞄經OCR轉成電腦數位格式,分類整理。
  3. 圖片:放進Picasa供圖中心。
  4. 影片:放進YouTube供片中心。
------- 搞懂「連結」與「內嵌」的差別----------
  • 連結(Link)------貼到--->文字模式:配合Anchor Text使用網址URL(有http://開頭)
  • 內嵌(Embeded)---貼到--->HTML模式:使用HTML 的內嵌語法 <iframe..../iframe>  其他類似的如<embed>或<script>都一樣方式。【注意】最好用《剪下》看看是否剪乾淨(底部不能有殘留代碼)
  • 小工具貼法:小工具=文字--->貼連結,小工具=HTML/Javascript--->貼內嵌碼

延伸閱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